分布式打開能源民主化大門 促進電改深入
每次新能源系統的出現都會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催生出新的經濟模式和社會關系,分布式新能源也不例外。可再生能源發展所帶來的能源民主化,將形成水平分布和網絡擴散式的合作性能源開發與使用架構,從而改變電力產業格局,使其向扁平化方向發展。
9號文明確指出,“建立市場主體準入和退出機制。根據放開售電側市場的要求和各地實際情況,科學界定符合技術、安全、環保、節能和社會責任要求的售電主體準入條件”。“允許擁有分布式電源的用戶或微網系統參與電力交易”,“全面放開用戶側分布式電源市場。積極開展分布式電源項目的各類試點和示范。放開用戶側分布式電源建設,支持企業、機構、社區和家庭根據各自條件,因地制宜投資建設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發電以及燃氣“熱電冷”聯產等各類分布式電源,準許接入各電壓等級的配電網絡和終端用電系統。鼓勵專業化能源服務公司與用戶合作或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設分布式電源“。這些規定, 為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業主進入電力零售市場,提供了政策上的可能性。屋頂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如果足夠大,發電業主在消納不完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將多余電力賣給他的鄰居或者周邊工廠。
和傳統能源不同的是,分布式新能源讓“人人開發能源、人人控制能源、人人享有能源、人人獲益能源,人人成為能源的主人”的目標成為可能,打開了能源民主化的大門。當每個人都可以生產能源,都可以銷售能源,都可以進入能源市場的時候,原有的高密度資本的能源開發門檻和高度集中的能源控制體系將不復存在。各種電力來源只要滿足并網技術標準,就能夠被平等的對待和接入,每個人在家生產的電力可以向大家分享銷售。原本壟斷的電網將被迫不斷開放、透明,成為交易平臺。這就反過來推動電改的深入進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最近三年以來, 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分布式新能源在國內能源市場的左沖右突,電改的9號文件估計還要推遲。
結語
可以預計,如果9號文件能夠落實到位,伴隨電改的深入,電網的壟斷業務與競爭性業務分離 ,電力調度機構與盈利主體分離。通過政策法規,讓供電企業強制生產一定份額的新能源電力,讓電力用戶優先使用可再生新能源電力。實現電網對于分布式新能源的公平開放、公平接入,給可再生新能源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而國內分布式新能源必將有序進入新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