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到底難在哪兒?
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仍是在公交巴士、出租車、公務用車以及特種車輛等領域,私人消費市場的大門尚未完全打開。業內人士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遭遇“政策熱、消費冷”的局面,與新能源汽車的“里程焦慮”和價格偏高有關。
新能源汽車推廣難在哪里?從消費者角度看,價格過高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安全性和實用性。對于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他們對汽車的安全性能、技術標準了解較少,因此更愿意從眾選擇傳統汽車。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施不完善也是推廣應用的一大短板,比如充電樁稀少、充電時間長和耗電多,特別是對純粹的電動汽車來說,推廣更加困難。
而最新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消費現狀與趨勢分析報告》則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四地,56.5%的消費者明確表示很可能購買新能源汽車。這意味著,未來新能源汽車并不缺乏消費者,只是潛在市場需求被激活。
今年,政府已明確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扶持,尤其是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動力電池產業規范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假以時日,新能源汽車一定會“得民心”且“得天下”。
暢享分時租賃新時尚
據介紹,作為租車行業的一種新興租車模式,分時租賃倡導由若干個消費者共同使用一輛汽車。租賃者可以像租賃自行車一樣租賃電動汽車,按個人用車需求預訂租車的時間,按小時收費。
“目前純電動汽車技術較傳統燃油車還有一些差距,而且受到充電設施建設不足的制約,純電動汽車的市場推廣不是很暢通。老百姓可能覺得花十幾萬元買一輛技術未完全成熟的純電動汽車心里不踏實,但又有用車需求,租賃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表示,在分時租賃模式下,電動汽車的使用率可以提升2至3倍,但使用成本僅是傳統汽車的20%左右。
“更重要的是,在這種模式下,不僅能解決電動車續航里程短的問題,也能讓消費者在可以承受的價格范圍內增加與電動車的接觸機會,獲得駕乘體驗,是快速擴大電動汽車推廣應用規模的最佳路徑。”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