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質不純,汽車跑起來大喘氣;電池有瑕疵,電動汽車自然不給力。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隱憂所在。盡管資本市場的炒作一片火熱,盡管政策層面的扶持一片叫好,但是技術層面的問題卻回到了原點。
“2014年的磷酸鐵鋰訂貨量只有1萬噸左右,而2015年全國磷酸鐵鋰原材料的訂貨量預計將增長14倍。”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副教授孫立清在近日召開的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研討會上開門見山地說。
電池作為電動汽車核心部件,擔負著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重任。那么,哪種電池是市場的寵兒,誰又是未來的主導者,是人們普遍關心的話題。
鋰電池將成主流
國內電動汽車電池種類主要有:鉛酸蓄電池、磷酸鐵鋰電池、鈷酸鋰電池和三元聚合物鋰電池等。
孫立清向筆者介紹,動力電池分別經歷了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鋰電池、燃料電池的時代。鉛酸電池目前占據二次電池80%以上的市場份額,主要應用于電動車市場和儲能市場,鎳鎘電池主要應用于電動工具,但是鉛酸電池和鎳鎘電池均含有重金屬元素容易造成污染,因此推廣程度有限。
鎳氫電池目前主要應用于混合電動車,但性能不能滿足目前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需求,此類電動車需200公里以上的行駛里程,是鎳氫電池提供的純電動里程的10倍。雖然燃料電池的性能很好,但是技術難度大。
鋰電池以其優越的性能和成熟的技術成為未來十年電動車用電池首選。其優勢為具有更高的能量質量比、能量體積比,目前能達到 100-125Wh/kg和240-300Wh/L,是鎳鎘電池的2倍,是鎳氫電池的1.5倍;不僅如此,自放電小表明可長時間存放,充滿電的鋰電池儲存1個月后的自放電率為10%左右,大大低于鎳鎘電池的25%-30%,鎳氫電池的30%-35%,這是鋰電池最突出的優越性;此外,無記憶效應、壽命長、可以快速充電、無污染等特點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便捷。
三元材料或成明日之星
正極材料是鋰電池最為關鍵的原材料。四大材料生產中,正極材料是鋰電池的核心,占鋰電池成本的30%以上,比重最大。正極材料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鋰電池各種性能指標,如能量密度性能、比功率、溫度適用范圍及安全性能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