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倘若電動汽車您還僅僅停留在出租汽車的印記,那么這一次電動汽車真的來了!1月25日,由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協會、北京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共同主辦的“北京藍我先行”電動汽車進社區系列活動正式啟動,零距離與社區居民開展互動。
過去的一年,北京市在發展電動汽車方面成效顯著。此次活動的開展也表明北京電動汽車市場將更加開放化、規范化,消費者也將有更多車型選擇和服務保障。新年伊始,作為普通消費者該如何申請和選購純電動汽車?對于車主目前的充電便利性又如何?北京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潛力怎樣?下面我們就通過幾組數據來看看北京電動汽車發展現狀。
購買更容易,2015年3萬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輕松實現有車夢
與其它一線城市不同,北京市為新能源小客車建立了單獨的搖號配置系統。按照規劃,在2014-2017年每年15萬個新增汽車指標中,北京市將分別拿出2萬、3萬、6萬、6萬個指標用于新能源小客車購置。因此,2015年將有3萬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落戶車主,且按照目前北京市個人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通過審核數小于指標配額的現狀,基本屬于“無需搖號”的狀態!到2017年,普通車指標和新能源車指標將分別調整為9萬個和6萬個,可以說未來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的保有量將越來越大。
選擇更豐富,14款車型最高補貼10.8萬/最低車價不足7萬
以此次電動汽車進社區系列活動來看,北汽新能源(E150EV、C70GB、EV200、ES210、M307多功能乘用車)、上汽(榮威E50)、華晨寶馬(之諾1E)、比亞迪(E6)、騰勢、長安逸動EV、東風日產(晨風)、江淮(iEV4、iEV5)、奇瑞(eQ)等目前國內主流電動汽車生產企業和車型悉數登場,均已在京銷售,并享受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單獨搖號及市級財政補貼等政策,這無疑為北京的大眾消費者購買純電動汽車提供了豐富選擇。按照《北京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管理辦法》相關政策,在北京購買新能源車的補貼與國家相一致,即按照國家和北京市1:1的比例確定補助標準(兩級補貼不超過市場銷售價格的60%),且根據續航里程的不同,2015年地方補貼的數額在3.15萬-5.4萬之間。以奇瑞eQ車型售價計算,補貼后最低車型將不足7萬元,市場價格已貼近同款汽油版車型。
充電更便利,10000個快速充電樁將為消費者提供完善充電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