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的強勢崛起,以電池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化學儲能,成為解決新能源時間分布不均勻問題的重要選擇,由此化學儲能迎來了爆發式增長的機遇。對于儲能電池的市場規模,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預測,2015~2020年,這一市場將達到2000億元。
張天任認為,一方面,國家對分布式發電和微電網扶持方向的明確,作為配套設施的儲能系統也有望迎來大發展。據悉,到2015年中國儲能電池產業規模將增至85億元,到2020年電力調平用儲能電池市場規模預期將達到200億美元。
另一方面,我國新能源電能的發展也打開了儲能電池的發展空間。因為風能、光伏等電能不穩定,為把這些不穩定的電能送上電網,需要先把這些不穩定的電池通過儲能電池儲存下來。
從技術來看,以最受市場關注的電化學儲能為例,華泰證券研報顯示,據賽迪投資顧問機構預測,未來全球化學電池儲能市場價值將以26%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增長,從2012年的20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160億美元,約為1000億元人民幣。
對于電化學儲能需求的放量,國泰君安的研報稱,預計此需求將在2015年和2020年分別達到187億元和497億元,鋰電儲能需求將在“十三五”期間快速增長,預計由2015年的32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322億元,主要驅動力為可再生能源并網儲能。
儲能技術的發展目前有兩個方面可以著重推廣。一是電動汽車,儲能電池在電動汽車上的應用,可能是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的一個重要途徑;二是低成本大容量電源電池。國家電網在華北進行了風光儲各種電池技術的測試,但現在看來遠遠不夠,可能還要考慮一些更可靠的,更安全的儲能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