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在全球通信市場萎靡不振,國際通信設備巨頭紛紛業績下滑之時,深圳卻呈現“風景這邊獨好”。其中,華為超越愛立信成為世界第一大通信設備商;中興通訊也開始出現凈利潤持續增長的態勢。
數據顯示,中興通訊2013年的凈利潤達13.58億元;2014年第一季度,公司凈利潤達到6.22億元,同比增長了203%;預計2014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的同比增長率將達到158%~222%。
業績持續向好,得益于運營商4G的建設。中興通訊負責無線業務的高級副總裁徐慧俊稱,2013年中興通訊獲得了全球長期演進(LTE)新增份額的24%,是全球LTE業務增速最快的廠商。目前,中興的LTE基礎專利全球占比達13%,LTE市場占有率為全球第三,成為4G時代的領軍廠商。
中興通訊的同行華為也有驕人的業績。2013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達2390億元,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通信設備商。
在深圳,為兩大通信設備商提供外包服務或產品的企業有上百家,其中不少是上市公司。例如,大富科技、卓翼科技等。深圳兩大通信設備商經營狀況的向好,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公司業績增長。主業為射頻天線的大富科技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了128%,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了129倍。
公網通信領域有華為、中興通訊這樣的巨頭,專網通信領域也有龍頭公司海能達。該公司自主產權的警用數字集群通信標準(PDT)技術目前已被公安部采用,在全國公安系統推廣建設PDT警用數字集群系統。“在PDT標準里,基本上是我們一家獨大。” 董事長陳清州表示。
圍繞著通信電子產業鏈,深圳地區還誕生了一批專注各個細分零部件電子制造業的上市公司。據不完全統計,深圳地區電子信息產業類的上市公司有近50家,約占深圳全部上市公司的1/4。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蘋果/三星產業鏈。從生產觸摸屏的萊寶高科、歐菲光,到生產消費電子鋰電池的德賽電池、欣旺達,生產智能終端連接器及支架的立訊精密、長盈精密,再到生產柔性電路板的光韻達、得潤電子,無一不是植根于深圳,并在業內已經成為技術領先的優秀企業。
不僅是深圳本土上市公司,一些電子信息產業類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在落戶深圳之后,也都取得了企業發展的突破和進展。例如,TCL集團子公司華星光電落戶深圳后,先后投建兩條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其銷售規模在短短兩年間就躍居世界前五,并且開發出一系列創新產品,成為國際知名的液晶面板廠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