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儲能需求激增、低空經濟崛起、具身智能產業蓬勃發展的多重驅動下,鋰電池行業正從對新能源汽車這一大市場的應用依賴,邁向多元場景協同增長的快速發展通道。
當前,多元應用場景的差異化需求,在激活鋰電產業增長活力的同時,也將行業推向了技術適配、標準協同與生態重構的新周期。
除新能源汽車市場外,儲能場景,持續追求電池系統更長的循環壽命與全生命周期更低的成本;以eVTOL為代表的低空電動化場景,要求航空電池兼具極致能量密度與苛刻安全冗余,需在減重與防熱失控之間找到平衡點;具身智能場景,則對電池系統小型化、低功耗與瞬時大功率輸出,提出復合性要求……
電池中國認為,這種多樣化的技術需求,正倒逼鋰電行業跳出此前動力電池設計的思維定式,而轉向材料體系與結構設計的根本性革新。
01
北美/歐洲“缺電”,儲能高需求有望延續
儲能市場需求的高景氣,為鋰電產業提供了穩定的增長極。全球儲能招標持續火熱,以及近段時間儲能“一芯難求”,價格上漲,也佐證了儲能市場需求的火爆。
分市場看,AI算力爆發,數據中心負荷快速增長,正推動北美電力需求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
受云計算和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推動,美國企業對數據中心的需求空前高漲,但受電力基礎設施老化等影響,當地電力供應正成為最大的制約因素。
無獨有偶,據市場消息,英國國家電網和電力監管部門近期也表示,科技巨頭為開設數據中心“搶電”的勢頭有點太瘋狂了。英國電網正面臨用電申請激增的狀況,而數據中心占到新需求的一半以上。
業內人士表示,憑借靈活調峰供電等優勢,加大儲能部署或成為應對“缺電”困局的關鍵解決方案之一,這也將進一步推高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當前中國頭部電池企業儲能電芯產線普遍滿負荷運轉,帶動行業供給能力持續提升。
02
低空經濟成為鋰電需求增長的新引擎
現階段,電動飛行器是全球低空經濟技術含量高、角逐激烈的新賽道。第八屆進博會期間,就有多家低空出行企業斬獲大單。
天翎科發布INFLYNC L600 eVTOL,并與貴陽市低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陜西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廣亞通用航空有限公司、EFI Aviation等多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共簽訂意向訂單370架。
御風未來也簽下兩筆意向訂單,分別由中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向其采購100架M1載人機型,由沙特Aerial Solutions向其訂購100架M1B載貨機型,合作總金額超20億元。
沃蘭特則與北京亦莊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北京神州汽車租賃有限公司、迪拜IC Leasing、德國DC Aviation、中國飛龍通航、山西成功通航等六家企業,合計簽署95架整機采購及合作協議,總金額23.75億元。至此,該公司已累計獲得超1700架飛機訂單。
可以預見的是,電動航空大單頻現,有望帶動航空電池裝機需求持續增長。
03
具身智能“百花齊放”,鋰電池增量可期
具身智能行業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拓寬了鋰電池的應用場景。隨著人形、輪式、多足、機械臂等多形態智能體的“百花齊放”,鋰電池作為動力源,已延伸到工業制造、物流運輸、商務/家庭服務等諸多領域。
今年10月,京東物流就宣布,未來5年將采購300萬臺機器人、100萬臺無人車和10萬架無人機,全面推進無人化物流。
隨著具身智能體進入廣泛應用階段,將催生對中高端鋰電池的需求。這類場景要求電池具備小型化、高倍率放電、高安全等特性,或將推動電池企業加速產品定制化研發。同時,該領域裝機量,也將成為鋰電行業新的增長點。
在電池中國看來,數據中心等對穩定供電的迫切需求,有望拉動儲能電池采購量持續增長,或帶動500Ah+大電芯規模應用;電動航空領域對電芯能量密度要求極高,或成為固態電池產業化應用的重要突破口;具身智能用動力電池,不僅要滿足整機高頻動作驅動需求,而且隨著整機智能化算力需求不斷提升,其帶電量、快充等性能也受到更多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業大會上,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也表示,電動化技術正從汽車向工程機械、船舶、航空器、機器人等領域全面滲透,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11月16-17日,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和電池中國網聯合主辦的“第十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CBIS2025)”,將在上海召開。主辦方將邀請來自國內外頂尖的電池技術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為參會代表分享他們在先進電池領域的最新研發成果,并將發布《2025年中國固態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5年中國大圓柱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
在“【CBIS十周年特別策劃】‘中型、大型無人機航空電池標準探討’閉門會”(限受邀嘉賓)上,主辦方將介紹相關標準工作最新進展。
在【至信搏遠專場?電動航空及電池技術創新論壇】上,來自寧德時代、欣旺達、孚能科技、正力新能、克能新能源,以及追夢空天、昌河飛機工業(集團)等主流電池及主機企業,還將帶來各企業在低空電動化領域的探索與思考。歡迎關注,精彩不容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