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汽新能(前身為力神電池動力板塊)完成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成為中國一汽控股,東風汽車、長安汽車參股的央企二級單位,7月該公司完成工商變更,標志著中汽新能煥新啟航。
作為央企體系內唯一的動力電池企業,中汽新能肩負著產業鏈建設和科技創新的重要使命,致力于提供高性能、高安全的動力/儲能電池產品及能源解決方案,推動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全球權威研究機構BloombergNEF(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的2025年第四季度全球Tier 1一級儲能廠商榜單,中汽新能在列,表明其在儲能電池領域的技術、產品、市場表現已經邁入全球頭部陣營。
11月16日-17日,“第十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CBIS2025)”將在中國上海隆重召開,會議以“全球供應鏈區域化新時代”為主題。
中汽新能將對CBIS2025給予重點支持。中汽新能電池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于長虹將出席峰會開幕式,并參加“Li+學社‘滬上對話——2025產業鏈高端峰火臺鋰論茶薈’”;中汽新能先進技術開發主任黃鈴將在“逸飛激光專場·先進電池創新發展論壇”發表題為《中汽新能半固態電池技術進展及應用探索》的主題演講。

今年7月,中汽新能首次對外發布了半固態·浮元電池、富鋰錳·晶石電池,以及全固態·金旸電池等多款先進電池技術和產品。
“中汽新能全固態電池體系的技術路線規劃上,致力于從單一到多元的電解質復配技術發展,目標是整車純電續航達1500公里,使用壽命滿足30年或百萬公里要求,同時,在安全方面實現無熱失控、無熱蔓延。”于長虹曾透露,按照規劃,中汽新能將聚焦高鎳、加硅材料的硫化物、鹵化物、氧化物體系電池,到2026年使電池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到2027年預計達420Wh/kg,到2030年左右,將主要開發富鋰錳加金屬鋰或無負極的技術體系。
在儲能產品和技術創新上,今年早些時候,中汽新能對外發布了全矩陣儲能電池“家族系列”—6+、7+、8+創新大電芯及儲能集裝箱系統,覆蓋392Ah、435Ah和500Ah+電芯,以及6.25MWh、7MWh和8.3MWh等場景儲能系統。
得益于其產品和技術優勢,今年以來中汽新能陸續拿下多個國內外儲能項目大單。
CBIS2025峰會期間,主辦方還將舉行《2025年中國固態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5年中國大圓柱行業發展白皮書》發布儀式,中型、大型無人機航空電池標準探討,“鋰想2025榮耀綻放暨CBIS峰會十周年盛典”,敬請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