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新能源汽車市場及儲能市場的快速增長,近年來鋰電材料市場需求也出現快速增長。
作為鋰電材料龍頭企業,貝特瑞深耕于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正極材料及先進新材料的研發創新與產業化應用,憑借深厚的技術沉淀與前瞻布局,構建了天然石墨負極、人造石墨負極、硅基負極、三元正極、固態電解質等產品矩陣,覆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消費類電池三大領域。
2025年11月16日-17日,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和電池中國網聯合主辦的“第十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CBIS2025)”將在上海召開,峰會以“全球供應鏈區域化新時代”為主題。
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任建國,應邀將出席本屆峰會,并作主題為《硅負極在圓柱電池中的應用與開發進展》的演講。

在鋰電池負極材料領域,貝特瑞優勢顯著。在天然石墨負極業務上,該公司實現了從石墨礦開采到成品的全鏈條管控;在人造石墨負極業務上,其通過工藝革新降本增效,形成了焦原料-石墨化-包覆碳化一體化布局。
依托于產品創新能力,貝特瑞在國內最早實現硅基負極規模化量產,出貨量保持行業領先;其CVD 硅碳產品獲全球多家主流動力客戶認可,預計2025年量產出貨。
在正極材料領域,該公司聚焦低鈷、高能量密度三元材料,打造資源-回收-正極的循環生態,并布局開發固態電池專用正極材料。
針對半固態電池材料領域,貝特瑞氧化物電解質產品應用于隔膜涂覆、集流體涂覆,獲得動力、3C等領域新客戶技術認可,且可批量供應,現已獲得百噸級訂單,匹配電芯裝機量超過1GWh,實現固態電池產業化又一里程碑;聚合物電解質方面,其已與兩家客戶達成戰略合作,并獲得噸級訂單。
針對全固態電池材料領域,該公司開發出了行業首款匹配全固態電池的鋰碳復合負極材料,具有多孔復合骨架結構,具備低體積膨脹、長循環壽命等優勢,已獲客戶技術認可;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產品粒度達到500nm以下,其離子電導率及所制備電芯的循環性能,達到客戶應用需求。
截至今年上半年,貝特瑞已投產負極材料產能為57.5萬噸/年,已投產正極材料產能為7.3萬噸/年。產能布局覆蓋國內外主要新能源產業集群區域,包括華南、華東、華北、中西部、西南部、東北地區,以及海外印尼、摩洛哥基地。
目前,貝特瑞印尼基地年產8萬噸負極材料項目(一期)已建成,印尼基地年產8萬噸負極材料項目(二期)正在建設中。據悉,該公司在摩洛哥也布局了正極材料5萬噸/年和負極材料6萬噸/年的產能,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
面向未來,貝特瑞以“技術創新+全球化布局”雙輪驅動,依托材料解決方案升級、全球產能韌性、固態電池等材料技術先發優勢,持續鞏固在全球鋰電池材料領域的領先地位。

